專訪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協會會長Tiwari——解析印度耐材市場
印度的原材料大多依賴進口,如石墨、剛玉、煅燒氧化鋁、低品位菱鎂礦、耐火粘土。世界頂尖公司的加入將會帶來了先進的技術,促進了工藝的改進,同時創造了良性的市場環境。當然,這也將激勵國內耐材行業不斷完善自身,從而躋身國際市場。Refwin:面對全球經濟低迷,印度生產商在生產、銷售、管理和勞動力方面面臨著哪些挑戰?對此,您有哪些好的建議?Tiwari先生:全球經濟下滑對印度耐材行業影響很大。激烈的競爭導致了產能利用率降低,銷量和收益自然也有所減少。至于管理和勞動力方面,我們都有相關法律保證,相信大部分企業都能度過難關。當然,影響最大的就是產品銷量,部分工廠已經選擇暫時性停產,伺機而動。另一方面,較低的收益率也反映出研發投入仍處于較低的水平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耐火材料生產和工藝的發展。Refwin:在與印度的公司合作時,有些供應商反映部分企業信譽度不高且討價還價現象嚴重,事實是這樣嗎?您對這些供應商有哪些建議?Tiwari先生:做生意的本質就是要競爭。任何供應商都應適應消費者的要求與習慣。采購商們的采購方式和要求有很多,比如直接采購原料或是依據噸鋼成本進行采購等等。想達成交易,供應商需要滿足他們的需求,可以說沒有捷徑可走。信譽問題是國際市場上普遍存在的,印度也不例外。下游行業也在致力于規范保證供應商及其產品的信譽。供應商必須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,最優的性價比,只有這樣,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,生意也就成了。同印度耐材消費者討價還價很難,因為他們總是要求產品要最好,價格要最優。
Refwin:隨著并購之風愈加盛行,未來5-10年,您對印度乃至全球耐火行業有著怎樣的預期?Tiwari先生:印度乃至全球都在致力于降低耐材消耗成本。
企業如果想要生產和持續發展,就不得不在研發、生產、營銷、應用和服務等方面投入成本。兼并重組主要是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的設備力量,所以這種業務模式很容易被人接受。為了提升企業價值,大多經營單一產品的小規模企業愿意成為大型集團的一部分。這對飽受原材料高成本和成品低價格雙重夾擊的中型企業來說,也不失為一種策略。未來5年,全球化趨勢將愈加明朗,特別是在亞洲。據預測,鋼鐵行業仍為耐材消耗的主力軍,印度尤其如此。然后,因歐洲耐材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,且為家族公司,所以他們的兼并重組前景還比較渺茫。關于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協會(IRMA)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協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性耐火材料學術會議(IREFCON),下屆會議將于2016年1月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(Hyderabad)舉行。此外,印度耐火材料制造者協會與達爾米亞科學與工業研究所(DISIR)合作建立了培訓中心,致力于對新入行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訓,這對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。耐材之窗獨家撰稿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,違者必究!
- 上一篇:有色行業產能的更新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點
- 下一篇:已經沒有了